技术指导
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方法

发表日期:

一、施工准备

  1. 现场勘察和测量:进行现场勘察,测量施工区域,确定施工方案。
  2. 交通管制:完成交通管制工作,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。
  3. 材料准备:根据设计要求,准备好所需的沥青、骨料、外加剂等材料,以及搅拌设备、压路机等施工设备。

二、基础处理

  1. 清理基层:清除基层表面的杂物、泥土等,使基层表面平整、干净。
  2. 处理基层:如基层不平整或有坑洞,需进行修复,可采用填充土、碎石等方法,确保基层平整、密实。

三、沥青混凝土铺装

  1. 配料和搅拌:按照设计要求,配置适当比例的沥青、矿料等,并通过搅拌设备充分混合,确保配料的均匀性。
  2. 铺设:
    • 将搅拌好的沥青混凝土从搅拌设备输送到施工现场,利用铺装机或手工将其均匀地铺在基层上。
    • 铺设过程中,要确保铺设的均匀性和连续性,避免出现厚度不均或空鼓现象。
  3. 压实:
    • 使用压路机对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均匀压实,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。
    • 碾压时力求速度均衡、行走要直、工作面长度不要大于50m。
    • 初压温度约135度,终压温度不低于90度。
    • 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,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,碾压速度4-5km/h。
    • 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。

四、施工缝处理

  1. 处理好接缝的关键是切除接头,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,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,用切割机切缝挖除。
  2. 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法,适当结合人工找平,可消除接缝处的不平。

五、沥青混凝土养护

  1. 压实后及时修补:对铺装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周边修整和处置局部损坏。
  2. 初期养护:在路面施工后的一定时间内,进行适当的养护,包括洒水降温、喷撒抗裂剂等,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。
  3. 终期养护:在初期养护结束后,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,及时处理裂缝和损坏,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。

六、施工注意事项

  1. 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,操作设备时需穿戴好安全装备。
  2. 严格控制沥青的温度,保持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,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。
  3. 注重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,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。
  4.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队伍,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。
版权所有 宁波业通道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  二维码